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老夫暮倚襟江楼,青山西来当屋头。白云洗空凉雨过,明月不随银汉流。
槐里弟兄交有道,季方更比元方好。敲门蹋月夜相过,玉树清风满怀抱。
笑呼麻姑青玉浆,仰天邀月月在觞。须臾各饮数十月,月复挂在天中央。
伯也尊前重告别,明日放舟东入浙。我身愿为帆上云,我心愿作杯中月。
云随帆去不相离,月落杯中时见之。画舫西湖载歌舞,荷花杨柳总相思。
老我不归今四夏,近闻湖上多清暇。竹雪能临内史书,武唐解写王维画。
故人东老最工诗,兴绕南枝与北枝。若见诸贤烦问讯,梁园词客待多时。
斗酒藏春瓮,开轩有客迎。烹鲜供母箸,督仆佐春耕。
园果霜前熟,山禽雨后鸣。市朝风味好,输我一般清。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