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咏重叶梅的咏物词。
开头二句写重叶梅雪中独放。化用“春脚移从何处来,未到百花先到梅。”和“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写出重叶梅不怕风雪严冬,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从容自如,从而突出重叶梅不怕雪虐风威的高尚品格。
三、四句写梅花报春。在早春开放的重叶梅,与寒霜冷月相知与晁无咎说的“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意思相近,在“百花浑未觉看来”的时候“先识春风面”,具有先百花而报春的先觉者的独特风神。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说:“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埋。”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向子湮(yīn)在《虞美人·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司谏》中也说:“满城桃李不能春,独向雪花深处、露花身。”写的都是“雪里已知春信至”的品格,表现出重叶梅在百花开放之前的特性。
五六句写重叶梅受到主人喜爱和主人对重叶梅的情深意重,而且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从没动摇过。这两句词除了说明主人爰梅之外,也从侧面衬托出重叶梅之美与可贵。
最后两句词紧承上句“情意深”,是对主人爱梅之情做具体的描述,写主人把最好的重叶梅折下来,插在冰壶水中,供自己和友人玩赏。从主人再一次握重叶梅那一方面来说是花、人合一,可以说是“无花饿伯仲,得雪愈精神”。
重叶梅在百花开放之前开放,在寒风凛冽中独自绽放,表现出重叶梅的不惧风雪;主人对重叶梅的情深意重,从把最好的重叶梅折下来供友人欣赏,更加表现出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满怀报国雄心,然而南宋朝廷的所作所为,使他大失所望。辛弃疾曾向朝廷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主力抗金,反而受到当权者的猜疑。辛弃疾看到了在寒风中盛开的重叶梅时,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片帆遥指凤凰城,屈指家山尚几程。以我风尘憔悴色,共君骨肉别离情。
一灯缩缩栖鸦影,四垒萧萧战马声。回首六年离乱事,梦馀犹觉客心惊。
良工写幽景,运思颇不凡。高崖挂悬瀑,迥野生轻岚。
林昏日欲坠,天暝云初覃。远岸少去舫,长途乏来骖。
摩挲老眼着意看,彷佛还似湖湘南。忆曾之官屡经此,孤舟晚泊浯溪潭。
叶凋老树曲偃蹇,泉触乱石森巉岩。众禽归飞宿且食,雄鸣雌应相喃喃。
平沙钜迹虎新过,浅濑纤鳞鸥竞衔。荒村无人但猿鸟,古峤有树皆枫楠。
空青冥濛翳岛屿,湿翠杳霭沾衣衫。谁藏一匣在绝壁,云是诸葛兵书函。
雨催风撼只如故,欲堕未堕何由探。山川奇胜怪仍险,况我爱玩性所耽。
低回但恨弗学画,辜负佳境心徒惭。每逢好事辄为说,恍若亲睹非虚谈。
于今衰老返耕钓,鬅鬙两鬓霜毵毵。观图忽起旧游想,浩然清兴莫可缄。
题诗卷轴坐叹息,中宵梦逐沧江帆。
伊人湖海士,夙昔想风流。决策元戎幕,宣威塞北秋。
分辽空往恨,保蜀尚前筹。落寞三刀梦,真成取次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