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于诗人初次前往真州的船上。诗人着意描写长江江面上的秋天景色,目的是为了排遣自己贬谪路途中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在首联和颔联中,作者写了“落日”、“雾霭”、“山峰”、“北斗星”等景象,体现了路途的幽远与孤寂。作者融情入景,看到如此空旷的场景,内心产生了幽寂、苍茫的情感,用写旅途的迷茫来反映出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孤独,同时流露出自己对贬官的不满之情。在颈联与尾联中,作者笔锋一变,雄壮激扬起来。他通过写水田上飞的大雁、落日中的红枫这些乐景,写出自己已经摆脱了贬谪的孤独与忧伤,寻找到了精神的慰藉。这些美丽的场景都是在暗示着作者的心情已经逐渐开朗。尾联作者将“秋风莼鲈”的典故化用,更是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整诗写得平易流畅,纡徐不迫,风格与作者的文章相似。
诗人被贬夷陵,从汴京赴夷陵,可走水陆两道。诗人走的是水路。漫漫旅途,一路风波,诗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忍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困顿和茫然,这种经历和感受,使诗人体悟到了人生的某种真谛。这种变化在本诗的前后两部分区分的很明显。
三峰真奥区,陆海富佳实。此物冠九州,未数梨与栗。
园丁力扶持,璀璨成妙质。镂花淹宿露,红晕生晚日。
玉颜醉自赪,丰肌滑仍密。风味照盘飧,名字愈痹疾。
卫侯报琼瑶,盛德岂埋没。野人献根株,春雨助芽蘖。
何当垂露颗,照眼行突兀。畴敢与荔子,飞电争置驿。
况复具苞苴,缄封钻巨室。一酌呼吾人,甘酸渍崖蜜。
人生鲜知味,相饷不可失。
谈笑陈苔月,溪山一倍都。鸟声尤可译,花态不堪摹。
入俗眉难画,经时舌欲枯。越妃墓田在,歌唱旧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