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苏轼的浣溪沙·送叶淳老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送叶淳老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们都在阳羡和姑苏买了田地,在杭州相逢真是前世即有的缘份,不要让我一人留下。日后登楼怀念老友。
让我退休,提举洞霄宫了,而你留下作杭州太守。这样,咱们二人就可以白头相对,故旧依然了。在杭州能有几位像我与你一样同年龄的旧友呢。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叶淳老:叶温叟,字淳老,苏州人,时任两浙路转运副使。
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宜兴南。姑苏:苏州的别称。
洞霄:洞霄宫,道教名观,在杭州西南。
同年:同科考中的人。苏轼与叶温叟为同年进士。

赏析

  上片首句“阳羡姑苏已买田”,是说词人与叶温叟志趣相同,二人各自已在阳羡和姑苏买了田地,准备致仕定居,脱离尘世而去。“相逢谁信是前缘”,是承前句买田致仕之相同志趣,而说二人在杭州相逢真是前世即有的缘份。“莫教便唱水如天”,用语含蓄蕴藉,使典自然。“水如天”,是化用唐朝赵嘏《江楼感旧》诗之“月光如水水如天”句,意谓千万不要教人唱起感叹故人分离的诗歌。

  下片把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化为永不离别的幻想:“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词人对叶温叟说:“让我去担任洞霄宫提举的职务,由您来作杭州太守之官。这样,咱们二人就可以白头相对,故旧依然了。”这是从反面表达词人内心的对故友难以抑制的分离之情。末句“西湖知有几同年”,则感叹人生知己实在太少了,尤其是同龄人的知己则更加稀少。

  这首词没有太多的修饰,不堆砌辞藻,充分表达出词人对温叟的深情厚谊,也感叹了时光相催,当时同年今已满头白发,并将此升华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1091年)正月十八日,是时,词人身在杭州,叶温叟由两浙路转运副使调任主客郎中,苏轼赋此词送行。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古木苍藤正一丘,草庐吾亦爱深幽。
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俗作崇,不才宁与命为仇。
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

仰拜宣黄萃一门,更烦使者枉南辕。宠荣已过愚民分,存殁俱蒙圣主恩。

列爵称男分五等,封君有县亦通尊。区区戎马驱驰后,日月馀光照覆盆。

连侯爱画鱼,李侯爱画山。
诗情动幽怀,摹写不山閒。
骚雅移丹青,妙寄云水间。
翻然欲登涉,试寻芷与兰。
我不一音解,早年便挂冠。
养拙颓檐下,任真亦足欢。
敌骑践江浙,山长奔荆蛮。
却行处狼区,益知行路难。
乱来战未息,老去食转艰。
前年治南亩,颇喜人牛安。
力耕日以广,心事日以宽。
行当遂野性,策杖寻江干。
云深几茅屋,柳映一柴关。
扁舟鸣拨刺,危亭秀孱颜。
安得两玉人,邻曲相追攀。
真赏会心处,应当谢毫端。
长哦洗兵马,随意罗杯盘。
伯雅要倾倒,莫厌数往还。
愿如三径松,余生同岁寒。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