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苏轼的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由来为露鹤,不羡撮蚤鹠。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
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
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
并寄阳冰古篆字,字形矫矫龙蛇起。
其文乃只题姓名,大历六年春气尾。
报云此篆无人知,野僧好事为公指。
公留岩下久徘徊,公剔莓苔汲泉洗。
点画虽然未苦讹,霜侵风剥多皴理。
公疑鸟迹踏苍崖,山只爱惜将有以。
云藏至今不近俗,月伴古源清且泚。
此石公知石不知,公与前人定知己。
墨模几幅许传玩,譬於玦玉终可喜。
况复为诗刻其下,句奇字峻惊山鬼。
何当少得从公游,为公挥笔宁非美。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十五年前事,恓惶无限情。病僮更借出,羸马共驰声。
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小年辛苦学,求得苦辛行。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
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已怆朋交别,复怀儿女情。相兄亦相旧,同病又同声。
白发年年剩,秋蓬处处惊。不堪身渐老,频送异乡行。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
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

妾有青铜镜,置君白玉台。无盐与西子,都入此中来。

郎采芙蓉花,侬采芙蓉叶。叶绿比郎衣,花红似侬颊。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