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虎豹蹲天关,啄啖人命无敢干。任侯干时外小官,有笔如刀剚权奸。
权奸未夷骨先寒,有开天诛乱旋刊。寘我宗社于山安,忽焉倚伏不可抟。
天心克复理好还,是时增秩纶言颁。扶耸义烈增壮颜,迩来十载国步艰。
思以吉士仪清班,侯今以选赐之环。进退语默人所瞯,侯以时考以事观。
庆元视今奚易难,浮骖妄辙纷多端。大车槛槛长自閒,中原胡尘暗河山。
行人载书墨未乾,深仁大信而敢奸。彼民玄黄走壶箪,我复剪刈如草菅。
惟皇上帝悯人寰,呜呼言之鼻辛酸。侯兮去去心体胖,允矣直道非俗观。
士所欠者非朝冠,要令反覆耐久看。前陈亟与摅肺肝,且使志士兴长叹。
欢言此士尝讥韩,始终激烈心如丹,寘名大小任公间。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青史他年羡二疏,功成脱屣向迷涂。薄游竟后抛官约,常愧都门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