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尚时观习坎,不终止处认兼山。止中自有流行好,不在从违用舍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天风收宿雾,霁景晓澄明。青喜晴空出,红看旭日生。
游鱼翻浪短,乳燕掠泥轻。衮衮春还半,应惭隐遁名。
茅庐枉顾即依依,犹恨当时见面迟。文武才猷天下少,君臣契合古来稀。
南征才见才初遂,北伐那堪愿已违。尚有锦江遗庙在,英名千古自光辉。
乌啼山头日杲杲,丁兰井上桐英老。徵书催起孝廉船,慈母倚门儿在道。
扬子江边多鲤鱼,一日两潮须寄书。五月临平藕花发,临风送别意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