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
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
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骢马去还鸣,江边候雁声。筵开佛殿迥,人重帝庭名。
持斧威闽峤,悬旌入蓟城。埋轮看意气,揽辔见澄清。
雕鹗霜空击,风云海岱迎。才华高柱下,献纳在承明。
翠幰翻祇树,深杯别浦蘅。迂疏愧知己,慷慨望君行。
天路青霄隔,能无故国情。
火冷薰炉香渐消。更阑拨火更重烧。愁心心字两俱焦。
半世清狂无限事,一窗风月可怜宵。灯残花落梦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