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判袂于今涉五旬,驰驱无复寓书频。险途顿失往还倦,高谊却忻朝夕亲。
近事欲蕲顿蔽塞,新吟应许和清纯。富沙此去无多地,先走诗筒致所陈。
朝非雨,暮非云。云如絮,雨如尘。百花时节闭重门。
花有约,春有恨,最愁人。
诉春怨。春又半。袅袅晴丝一线。怜春瘦,为花颦。花一片。
飘得断。是春魂。
仙子凌波去,天风生暮寒。片云留太古,孤月在层峦。
幡影石坛静,涛声大泽宽。不知前路近,五老隔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