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路绕溪湍定几湾,坦夷才过即孱颜。一时直欲乘风去,五夜应须戴月还。
寒玉乱鸣溪下水,晚屏斜对画中山。一年两度歌行役,谁道閒官尽日閒。
自谙麋鹿性,甘隐水云乡。陶令五株柳,葛公千树桑。
雨悭催灌药,风煖看移秧。耕罢蓑方矖,刍来酒试尝。
沙晴鸥卧稳,泥滑燕飞忙。社散人归晚,前村已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