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人种追来,喜阮曲、又生遥集。是月里、风飘桂子,夜来亲拾。
旦日惊看佳气满,经年怪底吟声涩。果息机、结得蚌胎成,珠光湿。
嫂已庆,螽斯缉。孙渐解,胜衣揖。笑阿兄此事,得毋非急。
小弟今冬方五十,飘零一线河之北。待来春、挈取小狮儿,还乡邑。
晓从大岘来,暮投穆陵宿。古道通青徐,层关翳宿木。
仰瞻天宇宽,下瞰群峰矗。落日见东溟,浮霭暗平陆。
耿耿不成寐,披衣坐茅屋。有事在云山,何能脱羁束。
山高夜深寒,月色空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