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伴早春。
洗面点茶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自家康济复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
落花飞絮自纷纷,岁晚相看独此君。却忆西斋明月夜,满窗清影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