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
“秋在”“暮”字可以看出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晴气爽,“暮蝉”,黄昏的时候还有蝉在鸣叫。“洛阳”是诗人与狄宗亨惜别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鸣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陆浑山之东有“鸣皋山”,相传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又称九皋山,山麓有鸣皋镇。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辨,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只能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为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思想感情又较复杂,这也就难怪诗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第二句以“烟”字概括说明想象中的鸣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笔。
移席就佳荫,萧散去巾带。南风倏然来,令我意通泰。
是风如好语,妙契心所会。又加渴时泉,一吸沁肝肺。
是风何所有,凉云与清濑。虽然经市嚣,冷冷意自在。
禅宫有废圃,植槿以为柴。虚旷多容风,雨具不须贷。
尔我虽云贫,尚能施扫洒。更施无系心,鼾声震地籁。
元淑势位卑,长卿宦情寡。二顷且营田,三钱聊饮马。
悬风白云上,挂月青山下。心中欲有言,未得忘言者。
昨见浮云送夕阳,何来风雨忽癫狂。农夫愁害平畴麦,蚕女齐采陌上桑。
钱叠参差浮曲沼,珠抛错落点轻航。小斋也喜琴书润,更省浇花几度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