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珊瑚产南海,翡翠生炎洲。丰林多异干,石璞皆良璆。
瑰材植遐域,万宝聚岩幽。岂无千金贾,亦有万斛舟。
此物匪为易,惜哉不见收。玉英匿龙渊,黄金沈浊流。
辉莹久已閟,未蒙知己求。徒归丘者愆,用负和氏羞。
谨子握中璧,时哉母闇投。
细弱全家累,辛勤仰母慈。梦中怜病弟,乱里念孤儿。
多难惊心惯,穷居得信迟。侧身无处所,流涕太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