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干唤渡,向同侪、村馆索浮大白。直令狂奴横醉眼,画出江东笨伯。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骨与酸风敌。莫谈往事,大非旧日胸臆。
久矣付与浮云,皆缘计早见,弹求鸮炙。此际徒然言亦耻,冷彻神魂如雪。
枕藉三更,梦寻一觉,鼓柝声偏急。依依不寐,空阶冷翠堪拾。
阿谁飞搆号巢云,云护幽栖趣不群。际晚钩帘来缥缈,乘时排闼见氤氲。
江南有句应思我,陇上无言可赠君。对景豁然成一啸,天光缭绕此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