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公英雄姿,吐词自天成。横槊鞍马间,慷慨念平生。
汝颍诸文学,敛衽奉明廷。对酒惜时迈,载歌伸鹿呜。
风云入壮怀,河山助威灵。至今邺下唱,犹擅文章名。
铜雀有遗憾,哀哉短歌行。
一派霜林近小春,荒亭容膝意何亲。六千沙碛开颜处,得见黄花似故人。
淮流一挥手,千里隔江深。远道关山迥,天涯烽火侵。
断云羁旅梦,残月故园心。心事凭书慰,鳞鸿幸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