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风捲野天昼晦,雨如弩镞穿屋背。老夫下床行蹑屐,稚子抱书坐持盖。
岂无长楸与巨竹,干折枝摧共颠沛。孰能不动安如山,屹立庭前独苍桧。
门巷阻幽竹,梅花香四邻。水云能送客,鱼鸟不知贫。
与尔搴萝薜,何须问主宾。方塘环十亩,还许共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