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冬春积阴雨,十旬三见日。城阙为泥涂,凄风闭寒室。
居人屡兴叹,况子犹孤客。卧起逆旅中,图书满筐箧。
抚剑一高歌,长江浩萧瑟。仆本蓬蒿士,岁月时一出。
爱君美词翰,过读常促膝。如何倦飞羽,更问闽山辙。
东道阻且深,相思隔浮岳。有亲在白头,留子终无术。
何以送将归,独有江南橘。
西第留宾酒正清,恩深先帝忆文成。苍龙自识风云气,白马谁怜带砺盟。
伏阙泪残双鬓短,登坛威镇一军惊。亦知躩跞君能事,莫向时平说请缨。
法乐洞前曾一游,君家闻处洞西头。石潭正照猿猱月,山药曾经虎豹秋。
岂意吴城祠下路?共寻扬子岸头舟。胸中富有天官学,莫为周南久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