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春仲冬为令,芳辰霰尚催。五湖同寂寞,双树与徘徊。
舞絮全迷柳,飞花欲乱梅。方令香雾杂,暂傍土膏回。
绿草仍馀白,柔柯倏复摧。朱英何失候,玄鸟亦须猜。
初地慈云合,诸天华雨来。善消宁俟旭,骤变恐惊雷。
清净寒山境,圆通雪窦开。无端空里幻,不尽劫中灰。
色界云殊胜,韶年惜易颓。醍醐何处具,分我最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