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九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养龙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复返,
如今已经没有人培养重用英贤。
寒夜里的霜雪把马棚压得坍塌,
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经被折断。

注释

⑴王琦注:“《左传》:‘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日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huàn)龙。’杜预注;‘飂,古国也。叔安,其君名。豢,养也。”
⑵按古以马为龙类,故李贺以今不能豢龙,而骏骨为霜所折。

简析

  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二人所论皆是。此诗叹良马不得善养者则必为风霜所摧折,可为咏物诗之典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涧底黄茅屋,云间白版扉。田高冬水足,树冷夏虫稀。

防虎弓当挽,惊人鸟乍飞。几时真辟谷,长与赤松归。

世已无廉耻,吾宁自蹈之。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

气节销难尽,干戈定几时。可怜天帝醉,问亦不能知。

一夜雨声迟,清寒生薄帷。今朝庭院里,谁咏落花诗。

柳色青垂眼,山光淡扫眉。残春知已尽,携酒听黄鹂。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