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作者与韦仁实兄弟的情谊,写得很有感情。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二句写伤离别。开篇迅即点题,写“送客”。送别时心情凄苦,故饮千杯而面无红色,“何物最伤心”句,唤起下文,载着韦氏兄弟的马匹已经驰去,马络头上的铜环鸣响,最能使送别人伤心。“野色浩无主”以下六句,描写送别地之景物,秋时天高气爽,野色辽阔,无人管领,斯人已去,空留旷野。目断远处,不胜惆怅,顿时使人心碎胆破。此时只有一行行官槐的青树梢簇聚着,伸向西去的官道上。景物描写中饱含着诗人送别时凄苦的心绪和眷恋的情思。“韦郎好兄弟”已经远去,回想起他们文笔精妙,字字如积叠的美玉,很觉惋惜,不能再和他们说诗论文,徒增伤感。
“我在山上舍”以下六句突然运用转笔,转写自己,慨叹自己困守不遇。先写家园土地之贫瘠,次写催租吏之困扰,夜雨中,催租吏的叫骂声和舂稻声交织在一起。“夜雨叫租吏,春(舂)声暗交关”二句刻画出催租吏雨夜上门催逼租税,农家被迫连夜舂米的辛苦景象,勾勒出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侧影。最后二句说,有谁能像韦氏兄弟那样经常怜念我忧怆的心情呢?唯有苍翠突兀的南山陪伴着我。用问语收结,给人以悠然不尽的想象空间,更具含蓄美。结尾与开篇遥相呼应,韦氏兄弟与自己交谊深厚,所以离别时倍感伤心。
全诗由饮别到送行,到惜别,到思念,并同自己的困境结合起来,真挚,凄婉,感人。
小鬟弹户,报灯花阑矣。脉脉良宵酒醒未。恰琼钩不挂,帐穗如烟,风漾漾,漾得梦边愁起。
愔愔还惜惜,怯怯恹恹,小小娇憨总难记。只记病凉天,钗凤斜扶,兀梳个、亸肩蝉髻。
算树上、青梅可怜生,作一样辛酸,雨窗滋味。
何年樊仙翁,踞此作云榭。境胜唯清凉,寒燠匪冬夏。
俯观尘世人,杳在万仞下。渐次入真境,还如倒食蔗。
我与斯文交,寥寥孰今曩。无端忽见君,魂梦犹自壮。
平生在江沱,神孤意凄怆。拓海方寸间,蓊郁不能放。
岂无山中人,因风托远响。解佩一要之,佳期什九爽。
旨哉荒州庭,每饭有奇赏。君诗复绝伦,光怪非吾想。
以此横山东,那弗招人谤。谬以小国称,来侵大国壤。
丈夫何娟娟,面好复有障。看君善跃鳞,今落任公网。
瑜来亮则无,邢出君何两。君知桐城否,所学一身创。
我来三载馀,眼中失烟莽。久住方自然,聪明祇能强。
应须白发生,始附青云上。坚留愿学心,勿与身俱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