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两句诗人感叹十年的时间,人事屡经变迁,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曾经有过的种种梦想和想法都被时间慢慢地消磨直至淡忘,隐居的心事也已经徒然。三、四句中写诗人来到嵩山之后的情形,本想会会旧友叙叙旧情,可是遗憾的是仅有的几个挚友可能都遭遇变故,没有再见到。看着挺立眼前的嵩山三十六峰,诗人不由发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求。唯其如此,他才格外珍惜与杨山人的友情。
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具体时节、地点。开封二月,草长莺飞,阵阵春意令人流连忘返。春色使人欣喜,却也使人生出感伤,因为诗人就要在此时此地告别朋友。本来报春的流莺,现在却叫人感伤不已。这时的春色越迷人,越惹动离情,所谓“以乐景写哀”,更觉悲哀。诗人面对将要归嵩阳的故人,面对让人伤情的景致,离别之情难耐,不禁潸然泪下。
七、八句用了《击壤歌》的传说典故。这个传说原本是对尧安民之政的歌颂和赞扬,本诗则以“凿井耕田”、“忘帝力”等表示隐居生活。诗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欣羡杨山人过着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
爱君邀客以清诗,会我公庭缿讼稀。卷白到时须自勉,乱红飞处是春归。
千里江湖羽檄传,著鞭方看祖君先。连营白旆风云上,为国丹心日月边。
诸客登楼多暇日,三农在野庆丰年。戎机须自儒冠出,未数功臣卫霍贤。
祥光缥缈护彤墀,恭睹吾皇报祀时。法驾晓临仙仗肃,泰坛夜集汉官仪。
声谐彩凤风和细,影动蛟龙月上迟。知是神人咸受职,共歌天保乐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