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桴鼓常在侧,笔研永欲捐。卷帙不复开,干戈以为权。
老无添处仍逢病,春欲残时未减寒。架上汉书浑忘尽,床头周易却常看。
龙山古灵境,连峰郁苍苍。林谷四环合,修真据其阳。
怪石通流泉,洞府馀清凉。杰阁耸奇据,烟霏恣微茫。
眷予平生心,丘壑真膏肓。今朝定何朝?遂惬栖云房。
晴岚染衣襟,顿觉尘虑忘。矧尔羸疾拘,快若脱絷缰。
月高风露清,空明渺银潢。蓬莱信非远,何处求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