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想五年后,千千条曲尘。路傍深映月,楼上闇藏春。
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
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
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路随松径转,人作暮春怜。水碧全依草,山青欲近天。
长林疏雨后,古道断云边。策杖前溪往,归禽噪夕烟。
芒鞋竹杖陟崔嵬,一径烟岚两半开。阴洞丹炉无伏火,古祠画壁拥荒苔。
杳浮苍霭茶烹鼎,免溜红霞酒满杯。陪赏归来情未□,□川斜日暮云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