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泪夜黏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子期闻磬,觉有深悲。召而问诸,母子仳离。杀人者死,父怨匪追。
母输官酿,三年于斯。量所以赎,贫莫为赀。身又公役,曷遂我私。
悠悠长夜,痛结肝脾。心固非臂,臂非木椎。悲存乎心,木石应之。
奈何一气,形隔而亏。忿生衷隐,渐至交夷。有亲靡孝,有子弗慈。
招谗维本,召弑实基。明明恩纪,忍底沦澌。侧闻是事,如何弗思。
雕栏品亚倦馀凭,爱绘青春藻思仍。小苑杏花三月雨,高楼藜火十年镫。
閒情已入无何有,好句常来得未曾。便拟下帘重展卷,乌丝淡墨写溪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