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精神满腹其才裕,清白当官所性存。国士正居王俭府,野人未识李膺门。
诗筒便恐传新句,酒席方陪饮上樽。从此定须怀贱叟,他时来访我儿孙。
圜峰耸于前,鸣泉绕其背。若使画成图,谁云非傅会。
南流四杰俱惊才,醉心尤在渭南伯。江翻海立富篇章,跃马弯弓老梁益。
一寸丹心常炯然,归来垂钓镜湖边。却怜老死空家祭,不见王师北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