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何年浮玉奠中川,潮去潮来故屹然。世事只随波上过,佛身元向定中圆。
妙高得月天无际,雄跨看云雨带烟。孤屿扁舟无活计,又拿杨子渡头船。
向来屡著敬斋语,正恐多言意未明。今日报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贵躬行。
堂上有遗膻,堂下无聚蚁。但知嗜欲求,不必风雨至。
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安知万类中,趋舍忘彼己。
天乎顾人寰,等是一时戏。受形巨细分,阽危后先尔。
浸淫蚍蜉生,穴柱从此始。庄生亦知言,信矣当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