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我望秦关方整驾,子如湘水欲登舟。马嘶山坞谁家宿,缆系江枫何处留。
垄上耕随残月去,日边帆带落霞收。灞陵古恨骚人意,歌向樽前不易酬。
遐陬乍见拥天旌,海角初瞻北斗明。万里风云俄变色,孤舟湖海动飞声。
羽书狭至赠笳堞,军令传宣肃柳营。自此大鹏山岳重,边隅烟靖海门清。
既恶喧嚣,又厌烦言。更堪嫌、家务纷缠。惟欣独坐,闲玩诗篇。
也不喜游,不好耍,不贪眠。
新茶自煮,名花学养。掩纱窗、静护炉烟。针工之暇,笔墨自遣。
参书中义,诗中味,静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