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京华白发染尘埃,喜见文场闭复开。自是曹参当继相,不然王式肯轻来。
上躬藻火惭无补,众论盐梅属有材。素志已酬归欲早,相期浊酒坐莓苔。
两年衣袂扑京尘,出郭青山照眼新。食禄无功青圣主,弃官归隐奉慈亲。
交游此别三千里,衰病今逾五十春。自笑虚名成底事,闭门何恨著书贫。
入田不拣,三千里外黑漫漫。牛头没,马头回,百亿万劫没交涉。
拈一放一,节外生枝。举古举今,无风起浪。山僧今日,一时拨断。
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