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
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江南渐近渔樵地,嬴得相逢白发新。
小别庐山,惜真面、忘携粉本。费半日、东涂西抹,徒供一哂。
有客同来吴季子,平生最识周公瑾。尽从旁、指示颊三毫,心难印。
嘶骑发,装池进。踪迹远,须眉近。怕丹青见惯,因疑成信。
他日重飞天上写,诸君但索图中骏。却翻猜、扇外放翁谁,惊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