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忆昔留诗与寿乡,一年一度醉琼浆。偶从白首还朝日,又向高堂尽此觞。
几万古今都传舍,无穷天地一沧桑。平生更有乡邻在,略比诸公舞意长。
千官朝退下昭阳,花萼楼高碧树香。一掷乾坤呼五白,玉人催进紫霞觞。
郎先行,妾难随,郎行妾随贼可追。郎先行,莫妾俟郎行,贼至妾可死,郎行妾心安。
贼至妾身死,妾死一身何足论,郎行一脉宗祧存。
呜呼,死者死矣生者生,表贞扬烈胡不闻?至今秋水年年碧,常照孤坟悬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