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
道人独坐览辉楼,海底青天入座流。燕子飞来又飞去,游丝挂在玉帘钩。
一柴长向月中还,两扇柴门夜不关。翠竹得春柴意长,白云留榻野僧閒。
风花有趣嘲吟易,钱钞无缘计较难。黄菊乱开因欠酒,香花扑鼻且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