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择栖何处觅千官,无语西山故屈盘。独客来时惟偃卧,杏花残后更春寒。
乌衣门巷斜阳满,白发梨园旧雨看。振旅收京馀愤慨,始悲才似寄奴难。
楚水东去远,故人离别心。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