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水殿菲菲绿雾浮,貂蝉济济讲筵优。影摇蠹简三千字,光烛龙章十二旒。
琐辟洞门天不夜,珠帘澄彻气长秋。宝箴拟献狂心切,冰柱何庸险语收。
风尘移使节,灯火共仙舟。雾月涵波动,秋星拂树流。
暗村喧鼓角,深渚静浮鸥。白露蒹葭落,思君难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