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爱持空钵嚼花寒,白水青盐也自安。山色每呼棕笠去,月光只付橘皮看。
偶逢白社新开酿,又学山公倒著冠。珍重晚年赵阅道,略将鲊脯间蔬盘。
坏干系短绠,灌莽生石路。披草汲清泠,冥然惬幽遇。
天风入泬寥,坐看高下树。
清明何客不思家,况复狼烽处处哗。真假乱传讹战守,阴晴叠见幻云霞。
红深桃坞方迷蝶,翠满杨枝已匿鸦。此日屋乌殊得所,不携书剑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