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西风振枯柯,凉月澹光景。门前马蹄歇,室虚心独静。
焚香对六籍,耆味知隽永。怀人若在眼,酌潦何必洞。
尼父训九思,子舆明三省。康庄无他岐,车马日驰骋。
捷径善摧轮,此意当默领。
神房阿阁谺然开,玉策金函访道来。不是秦皇能羽化,岂知汉帝有仙才。
燕齐怪士空闻语,辽海仙人候不回。自是鼎湖龙去杳,山形终古隔蓬莱。
青山白浪晚峥嵘,愁指寒云是去程。天上星辰劳北望,舟中儿女倦西征。
夕阳郧口帆初卸,野岸椒盘岁又更。独对庭梅思折赠,夜窗风雪暗孤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