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闷欲凭虚,狂思拔宅,人间何窄。朵朵奇云,殷红荡深黑。
溪西故隐,三万顷、湖天一色。犹忆。菱角莲须,满塘西舍北。
萧萧陂泽,旧日渔船,桥边甚人摘。年来闹市,永隔水云国。
安得阳乌敛绛,早唤夜蟾堆碧。更试攀华顶,剪取古尧时雪。
下山分手即乘船,归去春雷振法筵。一象自奔员峤月,双雕曾运海螺天。
云垂大海蕤千朵,月落同风印大川。从此野干应避路,堂堂直辟洞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