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折足黥徒未易欺,箦中死士亦何为。魏齐断首庞涓死,祸报由来不可知。
船头坐吹笛,池竹烟始绿。隔水春濛濛,山家酒应熟。
苔石醒午醉,松风清夜弦。孤梦吹更远,幽怀多自怜。
林梢冻禽窥,墙阴余雪护。思君如春风,日日溪上路。
庭院深深闻杜宇。无计留春,拼送春归去。问春毕竟归何处。
桃花乱落杨花舞。
回首家山曾小住。斗草寻芳,姊妹欢如许。不道而今离绪苦。
樽前唱断黄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