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深夏浅,绿肥红瘦,枝上微闻杜宇。晓晴我正看山来,翻劝我、不如归去。
一湖蘸碧,两峰扑翠,忽忆年时小住。每逢四月踏青游,也难怪、啼鹃声絮。
上清真人玉华仙,夜策鸾辂凌珠烟。罡风广漠露华冷,摇荡金铃闻半天。
路逢仙姥骑白鹿,侍女双双散香玉。遥看三岛点神波,恨入秋眉镜中绿。
我自无为神自凝,万窍不动心冥冥。灵君期我谒太帝,下视浊海鱼龙腥。
玉虚炜烨明玄景,羽葆摇摇入空影。一曲云和奏未终,月轮已到昆崙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