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贺铸的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两岸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注释

忆仙姿:词牌名,即《如梦令》,还有一个名字《宴桃园》。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制。
南浦:面南的水边。
向晚:傍晚。鲤鱼风:指九月风。
断送:送走。
凝伫:指发愣发呆,久立凝望。

赏析

  这首词写水乡风光及生活:春末夏初,词人登上高楼,意欲欣赏江南水乡迷人的景致。他纵目望江,看到一幕动人的送别场景。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开首两句,很清楚的点出了环境和季节,莲叶初生,绿杨飞絮,把初夏时节写得生机勃勃,飞动流走。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该词所描绘的乃一条大江的渡口附近,河湖池塘,莲叶初生,微露水面,青翠欲滴,娇嫩喜人;大江两岸,绿柳成排,枝条婀娜,飞絮漫天,这意境是颇为迷人的。

  词在点出了季节和渡口附近的环境之后,则进一步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和场景:“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薄暮将来的时候,江面上吹来春末夏初的暖风,带着湿润的鱼腥味,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和联想。在渡口附近的江面,出现了一只画船,它已扬起了彩帆,在朦胧的暮色里,摇起了橹,荡起了桨,却不知去向何处。

  以上季节时间、环境、场景,均是词人在一定角度亲自看到和感到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原来词人正站在江岸的一座高楼之上,在出神,在发愣,这送别场景给词人带来的感触是情意绵绵,还是怅然若失,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再看“楼外”,则是“一江烟雨”。与蒙蒙暮色相合,完全是混沌一片了。此时词人感情的潮水,也只能是一片混沌。

  贺铸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为贺铸的《东山词》作序有云:“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这评价或许有点过分,但却准确地指出了贺词风格的丰富和多样。他虽有一些近于苏轼词风的豪放词,又有不少婉约词。《忆仙姿》前半明快爽朗,生气盎然,后半朦胧迷离,茫然低沉,正是贺铸思想矛盾复杂的一个体现。

  全词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贺铸本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曾在和州(今安徽和县)、泗州(今江苏盱眙)、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等处任职。这些地方,均近江临淮,晚年又退居苏州,长居水乡,在他的词集中,便有不少写水乡风光与生活的作品,《忆仙姿》即其中一首。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援琴兼爱竹,遥夜在湘沅。鹤舞月将下,乌啼霜正繁。
乱流喧橘岸,飞雪暗荆门。佐郡无辞屈,其如相府恩。
半生江海冰壶翁,担风荷雨七尺筇。
烂嚼扶桑紫金椹,玉楼光彻十二重。
饱吃孤山扶玉花,一凿九窍开玲珑。
能鉟明月铸双眼,故能搜异窥神功。
能穿星斗挂胸次,故能神游八极之鸿蒙。
手撼烟云出砚石,酒酣奋笔驱雷风。
回山转海有力量,顷刻鹅溪幻出扶练之寒江,
碧玉之奇峰。潇湘洞庭忽在眼,
冷落烟竹苍梧空。碧天万里渺无际,
但见隐隐归飞鸿。江门过雨凉如许,
木落潇潇秋满浦。月明何处起渔歌,
小艇人归急摇橹。鸥沙漠漠洲渚昏,
无数寒鸦栖古渡。景物变态虽无穷,
笔端有口一一吐。研丹吮粉尤精奇,
且与王爵争毫厘。宁肯没骨媚时好,
逸气往往追徐熙。一点春风几花卉,
化工权柄君所私。献之牸牛韩干马,
滕王蛱蝶僧繇鱼。下笔众妙各俱足,
开卷错落中珠玑。顾家层楼连天起,
俗士那敢窥藩篱。呕心抽思何自苦,
乃使肌骨化作枯松枝。君不见梅边有狂客,
风饕雪虐宁忍饥。吟躯未老貌先老,
不觉两鬓纷如丝。

池上秋风起,池中秋水凉。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