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三年佐邑有清名,来往人传不负丞。寄语乡闾莫轻看,官卑终不忝西平。
今夕犹常夕,如何倍忆家。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华。
贫有文章在,官无品秩加。遥知妻共女,愁坐卜灯花。
月上觚棱椒壁湿,饥乌啄碎琅玕石。劫灰飞尽海扬尘,废殿荒台土花碧。
洛阳书生汴梁客,一夜秋风头欲白。尊中赖有酒如泉,醉倚寒窗破愁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