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空閒佛地许儒居,敢谓行窝且贮书。老子不妨歌十亩,小儿还可就三馀。
西邻机杼不堪劝,东圃耰锄拙未疏。更喜五溪环合处,闭门花柳似村墟。
尘封宝镜光辉歇,一片浮云滓明月。细调铅汞试重揩,轻痕转眼随风没。
朝来启视无纤瑕,当窗照见颜如花。祇怜艳质易衰朽,青铜伴影辜韶华。
吁嗟乎,青铜拂拭光仍在,韶华一去时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