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四更月方午,寒彩怯举首。太空洞凝碧,粲粲著星斗。
人间在睡乡,独起吾何有。稍怜东方白,世事信难久。
启明尔何疑,光影且相守。
忆天香两袖,疏影半墙,众香园里曾住。茗碗初烹,烛花未灺,更有多情仙侣。
玉册名标,金壶墨淡,嘱题诗句。说恁时、阮肇重来,只在云山深处。
别来俄更朝暮。奈仙凡境杳,难通鱼素。待欹枕幽寻,只有碧山烟树。
雪里思鸿,蕉中觅鹿,尽自吟魂来去。苦望断、天际真人,何日再瞻眉宇。
清泉自盥沐,丱发不冠巾。看尽世间事,争如林下人。
啸云岩谷应,坐石鹿麋亲。莫弃茅庵去,白桃花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