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芳春现瑞兆年丰,景物推详识小童。长路一人行陌北,远山千籁和林中。
苍苍点絮柳烟素,片片飞花杏雨红。桑采正南村女秀,香裙淡色碧飘风。
陂陁四五里,直西闻寺钟。入门波涛声,松栝皆天风。
廊庑昼深黑,神鬼虚无中。不觉衣裳寒,如游星斗宫。
老僧昔持钵,潭上制毒龙。至今雷雨交,鳞甲疑在空。
故人读书舍,径没蓬蒿丛。祇余湿薪灶,时见夜火红。
地废犹结赏,事往难追踪。仰屋发长叹,梦绕东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