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是邦山水窟,领会得佳处。山回如可招,水集若来赴。
竹叶溯江船,春荠隔烟树。
谅为烈士当如此,负咎方知疾恶深。意气人生忽相感,惟将节义见胸襟。
红尘雨洗净秋烟,黛色嶙峋夕照前。七月早归彭蠡雁,一山横断太行天。
乘槎兴已江湖外,捧日心犹霄汉边。策马高原频怅望,蓟门云树尚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