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太白蚀月,条支息烟。积雪数丈,高没祁连。鸟兽猬缩不得前,穹庐两三沬星悬。
单于今何适,休屠日逐左右贤。谷蠡当户两薁鞑,曷不度漠而南逐水草,汉兵咆哮正当道。
颇闻置三将军,其一猿臂疾若飞,大者善射习兵机。
小者号嫖姚,天子最亲,信多神威。射生超乘良家儿,衽金浴铁设长围。
六畜孕殰,马弱不得逐。归来祭天,金人曷属。寡妇抱儿哭,哀哀死丧势不复。
唯有中国万里,长偃兵革。皇帝置酒群臣,欢乐无极。
独坐苦无赖,开轩怀抱空。徘徊帘上月,淅沥竹间风。
清影迷篝火,哀音咽砌虫。怪来寒次骨,霜气已冥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