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徵君百代士,稍出经世务。夙敦诗书好,匪为弦歌故。
束带何可羁,漉巾自真趣。嗜酒蓝舆还,不废虎溪步。
吾庐在南村,五柳扶疏树。江州白衣至,把菊日未暮。
归去来山中,宇宙同一寓。怀哉古田舍,羲皇乐贞素。
密树深藏寺,轻舟暖棹烟。藤萝垂石上,草阁俯江边。
高岸立峭壁,归鸿来远天。平生江海志,付与画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