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剧谈世事迩来慵,时向烟波掉雪篷。德业未尝矜久大,光尘惟曲示和同。
十年辅政裨元化,万国宾贤振士风。敢请中兴重作颂,衮衣不日见归公。
独坐不成寐,夜深天欲霜。炉薰生细缕,灯晕结寒光。
世事鬓毛短,客怀更漏长。引杯聊自酌,非是为诗狂。
频年种豆绕幽居,深巷萧条意不如。日晏炊烟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阶除。
清时自分耽诗癖,白昼休嫌生事疏。祇忆桃源种桃者,秋江多致鲤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