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梅破猩红罅。倚寒窗、乍牵往事,揉如嚼鲊。曾记何时亭子畔,人艳花光交射。
只立在、月明林下。重幻罗浮真不易,想荒凉、地面思来怕。
折一朵,鬓边挂。
香堪酿酒仙桨泻。正羁人、萧条旅馆,和香入画。做到灯残人静后,愁杀丁东铁马。
还閒着、花宫钟打。我是花神前世我,在花閒、自觉情多者。
石作枕,花为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