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浮云无定着,乍合还分离。廓开万里天,好是无云时。
我怀苦萧屑,多感不自拾。奈何情所亲,容易成南飞。
秦人虽受宝,睨柱谁瑕疵。空能九宾赏,终负连城归。
此道固有命,如君应未迟。且从淮上游,霜浓蟹螯肥。
载取一樽酒,里门相扶携。笑语欲难背,古人良可期。
开编若对面,谑浪尤相宜。皎皎澄汉月,森森琼树枝。
燕地重郭隗,吴儿轻陆机。晓来犹薄露,会见高风披。
夜㝛萧然伴钓翁,晓乘凉月出芦中。纵横㠀屿中流失,缭绕云烟万里空。
燕尾水分斜渚岸,鱼鳞波飐夕阳风。散人随意江南北,处处青山户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