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金阙明光后圣君,流津焕彩结丹云。
不因太上相传授,安得人间有玉文。
津亭歌阕戒棠舟,五两风轻不少留。西北浮云来魏阙,东南初日背秦楼。
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平乐旧欢收未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忆昔当年借榻时,萧条风雨系深思。吴门别后风常念,燕市相逢喜可知。
王事有程多远役,旬宣无地不宜诗。携樽未得时相遇,况又匆匆重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