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宇啼来欲暮春,忽逢寒食倍沾巾。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
故垄松楸应渐远,异乡风景有谁亲。经过几处堪惆怅,浑是山阳笛里人。
世祖艰难德泽深,风悲城郭怕登临。九朝天下俄川决,七载江南竟陆沈。
马首空传当日价,鸡声不到暮年心。雨馀门外青青草,过客魂销泪满襟。
伤心如悯物,瘗骨亦头陀。谁识栾鲂泪,来沾孔氏窠。
三山云掩尽,五岭雁频过。不慰良师友,郁陶其奈何。